旅游通道: 旅游资讯景区动态旅游攻略酒店新闻旅行医生旅行宝典旅游法规导游知识导游词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亚太旅游网 >> 旅游新闻 >> 人文地理 >> 蓬莱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人文地理  
蓬莱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亚太旅游网】 时间:2011-05-21 来源:本站整理 【收藏本页

 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将山东省蓬莱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国函〔2011〕49号],正式将蓬莱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在《批复》中充分肯定了蓬莱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认为蓬莱市历史悠久,地位独特,历史遗存丰富,城市传统格局保存较好,城市建设特色突出。同时强调,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保护好蓬莱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要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订严格的保护措施。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域风貌,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蓬莱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聚居。汉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唐贞观八年(634),始置蓬莱镇。唐神龙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莱,蓬莱遂升镇为县。 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州为府。清代袭之。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间,蓬莱一直为胶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登州古港唐代即与泉州、扬州、明州(宁波)并称中国四大古港。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莱阁,与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之一。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美南浸信会传教士海雅西首至登州,于北街观音堂创立教堂,时为华北浸信会第一教堂。清同治三年(1864)创办于蓬莱的登州文会馆(后改办为齐鲁大学)为省内最早的高等学校。清光绪十三年(1887)创办于蓬莱的启暗学馆为全国第一所聋校。全市被文物管理部门列为古迹遗址者百余处,其中,蓬莱水城与蓬莱阁、戚继光表功祠和戚家牌坊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沟遗址、村里集古城址、村里集墓群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是中国“东方神话之都”,从秦皇东巡求药到汉武御驾访仙,从白居易笔下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到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加之“八仙过海”传说与 “海市蜃楼”奇观,均维纱维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2008年,蓬莱“八仙过海传说”被正式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蓬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明代监察御史浦镜、刑部尚书陈其学,清代礼部尚书沙澄国史有名;明代杰出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生在蓬莱,一生转战南北,平定倭患;清代著名将领宋庆,当代爱国将领于学忠,科学家葛庭燧、刘光鼎、杨起,教育家周荣鑫与杨振声,著名作家杨朔,墨学大师栾调甫等均为蓬莱人。


    蓬莱市1988年即被山东省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蓬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编制,严格规划管控,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全市上下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明显加强,工作成效显著。

免责声明:
1、本文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